不避斧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例子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故今日不避斧钺,直言苦谏。(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基础信息
拼音bù bì fǔ yuè
注音ㄅㄨˋ ㄅ一ˋ ㄈㄨˇ ㄩㄝˋ
繁体不避斧鉞
感情不避斧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近义词视死如归
反义词贪生怕死
英语not to avoid facing battle-ax and hatche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不避斧钺的意思解释、不避斧钺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难得糊涂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