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大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例子郭沫若《胆剑篇》:“尤其是赦免勾践的大仁大义的决断,全部刻在碑上,叫它与乾坤同存。”
基础信息
拼音dà rén dà yì
注音ㄉㄚˋ ㄖㄣˊ ㄉㄚˋ 一ˋ
繁体大仁大義
感情大仁大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仁义。
反义词不仁不义
英语noble and righteou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当机立断(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大仁大义的意思解释、大仁大义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孤身只影 | 形容孤单一人。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