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狐群狗党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隔靴搔痒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夸大其词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靡所底止 谓没有止境。
晓以大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寸步不离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辞简意足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流离转徙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漫不经心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圆凿方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