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记问之学记问之学的意思
wènzhīxué

记问之学



记问之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例子《冷眼观》第12回:“我不过记问之学,实在不是个里手。”


基础信息

拼音jì wèn zhī xué

注音ㄐ一ˋ ㄨㄣˋ ㄓ ㄒㄩㄝˊ

繁体記問之壆

感情记问之学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无真知之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记问之学的意思解释、记问之学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紫陌红尘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断香零玉 比喻女子的尸骸。
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错落有致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移日卜夜 指昼夜相继。
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甘之如饴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花天酒地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利欲熏心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微故细过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一刀切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炎黄子孙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口耳并重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