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跂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家:“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
基础信息
拼音qiáo shǒu qǐ zhǒng
注音ㄑ一ㄠˊ ㄕㄡˇ ㄑ一ˇ ㄓㄨㄥˇ
繁体翹首首踵
感情翘首跂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期盼。
近义词翘首企足、翘首以待
英语be on the tiptoe of expect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麻痹大意(意思解释)
- 身无分文(意思解释)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翘首跂踵的意思解释、翘首跂踵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门当户对 | 门、户:代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当:相称;对:合适;对等。旧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现泛指人与人的身份相等;物与物的对称适合等。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