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瞽引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例子迨至妖胡窃天国,以瞽引瞽害愈深。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醒世文》
基础信息
拼音yǐ gǔ yǐn gǔ
注音一ˇ ㄍㄨˇ 一ㄣˇ ㄍㄨˇ
感情以瞽引瞽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 以瞽引瞽的意思解释、以瞽引瞽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
蹊田夺牛 |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