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目数行一目数行的意思
shùxíng

一目数行



一目数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一目十行。

出处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1回:“仙赐是天赐聪明,不消说是一目数行、闻一知十的了。”


基础信息

拼音yī mù shù xíng

注音一 ㄇㄨˋ ㄕㄨˋ ㄒ一ㄥˊ

繁体一目數行

感情一目数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看书非常快。

近义词一目十行、一目五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目数行的意思解释、一目数行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说东道西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太岁头上动土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逢人只说三分话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海底捞月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夷为平地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正人君子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家常便饭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驰魂宕魄 形容振撼心灵。
勿谓言之不预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挂冠归去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对牛弹琴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