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心之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例子你那里晓得,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ū xīn zhī lùn
注音ㄓㄨ ㄒ一ㄣ ㄓ ㄌㄨㄣˋ
繁体誅心之論
感情诛心之论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和深刻的评论。
近义词诛心之律
英语penetrating criticism(exposure of somebody's ulterior motiv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诛心之论的意思解释、诛心之论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