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自觉


拼音zì jué
注音ㄗˋ ㄐㄩㄝˊ

繁体自覺


自觉

词语解释

自觉[ zì jué ]

⒈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conscious; aware; awakened;

⒉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subjective;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不自觉。”
《东观汉记·李通传》:“出门顾见车,方自觉,乃止。”
唐 杜甫 《复愁》诗之十一:“每恨 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治女子》:“自觉奔波殆极,就榻憩坐。”

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

郭沫若 《<新儿女英雄传>序》:“只要你有自觉,求进步,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国语辞典

自觉[ zì jué ]

⒈  认为。

《红楼梦·第三九回》:「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们说的书还好听。」

自发

⒉  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如:「女性自觉」。

分字解释


※ "自觉"的意思解释、自觉是什么意思由准夸词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 他强调,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更加坚定地守纪律讲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3.樱花自然是赏得,赏樱花的人却也是一景。身在樱花从中,就算不是为了赏花而来,却也不自觉的做了赏花人。

4.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卑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卑心不可有。邹韬奋

5.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6.这就是人类的通病,在一个人自觉渺小生出自卑的时候,他的心情就会分外敏感,受不得一丝刺激,若他心中坦然,他就会知道人家这句话根本不是问他,更没有瞧不起他的意思。

7.其实我们的一生,并不缺乏幸福。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是只对经历过的痛苦记忆犹新,而总是不自觉就忽视了那些虽然微小但是毕竟存在过的幸福呢。

8.有人要买买这种东西必须出于一种需要,自觉自愿,有偿获得。

9.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大胆举手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课后,你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0.数学课,数学的味道要纯正些,多从数学本身的角度来考虑,注重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反思,从而达到自觉的学习状态。